您好,欢迎来到智朔咨询!​中文 | English​​
上海浦东临港新片区揭牌意味着什么?
来源:上海智朔咨询 | 作者:小智 | 发布时间: 2019-08-21 | 817 次浏览 | 分享到:
8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正式揭牌。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地区,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洋山深水港,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8月20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将正式揭牌。位于上海东南角的临港地区,地处长江口和杭州湾交汇处,北临浦东国际机场,南接洋山深水港,背靠长三角广阔腹地,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小洋山港到底要怎么建所谓的“特殊综合保税区”?《总体方案》明确,将在围网内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施更高水平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和制度。

  所谓“自由贸易港”的一般特征是“一线(国境线)放开、二线(与非自由贸易港的连接线)管住、区内自由”。尹晨表示,所谓“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毫无疑问应对标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区的内部做法,即对“二线”围网内的绝大多数商品,海关要做到“不申报、不备案、不统计”。

  但尹晨同时表示,要对标这样的高标准,就必须做到“二线管住”,“只有管得最严,才能放得最开。只有物理围网围住,才能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他说。

  对于“二线管住”,《总体方案》也做出了明确要求,“对境外抵离物理围网区域的货物,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体现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的监管模式,提高口岸监管服务效率,增强国际中转集拼枢纽功能。”

  张湧对记者表示,在洋山设立特殊综保区内,在一线取消不必要的贸易监管、许可和程序要求,实行有松有紧的“两段准入”监管,对区内的交易活动实施特殊的税收政策,这是迈向自由港的重要一步。

  产业:改变“脱实向虚”经济格局

  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石良平表示,在临港增设新片区,原因之一就是要改变现有的脱实向虚经济格局,为上海在高端制造业方面取得全国领先的身位。

  其背后苦心,可以《总体方案》中可以读出。《总体方案》用专章描述了临港新片区未来的产业布局,要求临港新片区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

  据了解,临港的前沿产业集群将主要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关键领域。

  张湧表示,以制度创新突破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高端产业的发展瓶径问题,是新片区方案最突出的亮点,展现了把硬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决心。

  新能源汽车产业同样是临港新片区的一大重点,备受瞩目的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正位于临港新片区内。该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产,其动工至今仅7个月时间,这其中体现的是让马斯克高度评价的上海营商环境优化成效。

  特斯拉超级工厂项目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开放外资股比之后第一个落地的外资新能源汽车整车的独资项目,也是特斯拉本土之外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是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一个外商独资的制造业的项目。

  根据《总体方案》,临港将建设集成电路综合性产业基地,优化进口料件全程保税监管模式,支持跨国公司设立离岸研发和制造中心,推动核心芯片、特色工艺、关键装备和基础材料等重点领域发展。

  依托新昇半导体的国产大硅片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旗下总投资359亿元的积塔半导体,临港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优质企业,正在打造上海集成电路“第三极”。

  人工智能领域,临港正以上海脑智工程建设为契机,在吸引寒武纪等人工智能企业的同时,加快建设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功能性平台。

  生物医药领域,开发出首个国产肿瘤免疫治疗药物PD-1单抗的君实生物,已经在临港投资建设产业化基地。

  民用航空方面,新片区建设民用航空产业集聚区,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为核心,加速集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试验验证等配套产业,推动总装交付、生产配套、运营维护、文旅服务等航空全产业链发展。

  当前,在新片区已经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如中国航发商发、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三一重工,还有跨国公司像特斯拉、西门子、卡特彼勒、GE、ABB等。未来,临港前沿产业集群发展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