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老师:张老师 中高层团队教练
课程受众: 中基层管理人员,储备干部
课程时间: 1天
授课方式:案例体验+实战方法+录像观赏+角色扮演+提问互动+分组讨论+精彩点评
授课特色: 课前调研及个性化设计+课中系统知识及实操演练+课后做知识转化为绩效指导
课程背景: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企业领导往往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将企业内部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劳动模范等行为技术操作方面优秀的人员调整到管理层面来进一步发挥作用。对于这些新任管理者而言,需要认识到角色认知与定位的重要意义,需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角色认知与定位,进而确保及时有效地投入新的工作岗位中去。由技术骨干成为管理者,需要正确及时地进行角色认知与定位,因为角色的认知与定位是工作的基础与支点,通过角色认知与定位,可以认识管理、认清自我、分析环境、进入角色,才可以更加明晰自己该干什么、管什么、怎么干、怎么管等等。但是事实证明很多技术骨干在成管理者之后,因为管理知识的缺乏还停留在以前的工作状态,难以适应岗位,工作效率低下。所以管理者首先要拿到“上岗证”。
课程收获:
1.通过管理者的素质模型及人才胜任模型标准找到自己的差距,和确定管理方向
2.通过管理者的责任意识与结果意识的塑造,明确中层管理的执行职能是聚集问题,拿出解决方案。
3.通过管理者对员工的动机管理,强化员工的执行意愿,塑造主人翁的精神
4.通过情境领导力的测试与模型,确定不同时期和面临不同员工的状态的领导风格
5.提升个人魅力,扮演教练式领导的角色
6.通过通用电器员工问题诊断表,对员工问题和管理问题进行一个重新的诊断和定位
7.通过DISC+PDP测评让管理者学会识人用人,做到人岗匹配,合理发挥每一种个性员工的潜能。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 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模型---明确标杆,找出差距
1.通过优秀管理者的素质模型明确标准
2.通过人才胜任模型确立管理方向
3.通过管理者的正确与错误角色加强角色认识
4.中层管理者的核心定位,承上启下不等于上传下达
5.成为教练式管理者提升个人魅力
工具:管理者的胜任素质模型,NLP人性5层次模型,人才胜任的标准模型
第二部分 优秀管理者应有的意识-责任意识、结果意识
主动负责:不要表面上负责,要对团队结果负责
1.责任评价,什么是真正的负责任和表面的负责任
2.责任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结果不等式,任务不等于结果、态度不等于结果、职责不等于结果:
3.如何定义结果?结果的三要素是什么?
通过4R工具让结果真正落地
课堂训练:结果思维的训练,和结合实际工作对结果案例的撰写
工具:4R模型确保执行与结果落地
第三部分 优秀管理者人员管理工具应用
1:员工的动机管理
结合管理心理学对马斯洛八大需求进行重新的分析与评估
员工工作动机的具体分析与环境解读
确定员工的工作动机后如何强化员工的工作意愿
案例:通过西游记看员工的工作动机
工具:员工动机探索话术和动机管理模型
2:员工个性化管理
结合DISC与PDP测评对不同性格的员工进行有效的解读
针对不同性格的员工如何做到人岗的匹配和个性化的管理
工具:DISC、PDP测评
3:情境领导力
通过领导风格的测评确定管理者常用的领导风格
通过高意愿低能力、低意愿低能力、高能力低意愿、高意愿高能力四种员工分析确定不同的领导风格
通过对员工成熟度的测评与分析,在工作分配和任务授权时做到知人善用
4: 员工问题诊断
通过通用电气对员工的问题诊断表格,针对性的做管理计划
注:本方案为初步方案,通常情况下,会在培训前与客户做进一步沟通,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调整成最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