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对象】:追求卓有成效的当代企业品质管理、工程及技术管理(PE、ME)、PMC综合计划管理、生产制造管理等及其他管理单元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及骨干职员。
【课程时间】:2天(6H/天)
【授课方式】:全程面授、系统讲解、案例解析、方法演练
【课程背景Background】
品质决定一个企业的尊严,更是一个团队的绩效价值体现,我们在现场发生的一系列品质事故表明——“靠经验、靠运气、靠关系、靠人堵、靠猜想、靠….”都是不靠谱的。只有全员站在“生产集约化、研发体系化、作业标准化、检验常态化”的认识高度,并以“工作品质=产品品质”为行动准则,最终实现“品质OK时间OK数量OK”而高效相应市场,无论何时这都是企业生存之基石,正所谓品质即品牌。
落实有效的品质管理目标以产品的“设计、排产、来料、制程、入库、出货”等全过程各环节,构建有效系统、形成模式——“不断提高全员品质管理意识、利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应用持续循环的改善机制”,并有效控制品质事故,逐步达成品质“零缺陷”的目标。
【课程大纲 Outline】
第一讲 破冰分享:生产企业价值流与质量管理
1. 互动:理清PQCDSM——什么是绩效?(效率——Productiveness)
2. 互动:优秀企业案例
A. 【案例1 富士康的“品质、成本、交期及工作质量“】
B. 【案例2 海尔的“质量管理观念”】
3. 分析企业价值流,定位质量管理的内涵
第二讲 提升质量意识,统一品质观念
1. 互动:常见不好的品质意识
A.
2. 真正决定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是?
A. 好品质=客户愿意用两倍的价格来跟你买,而且还很高兴
B. 价值与尊严的起点=环环相扣的过程+执行纪律的结果+正确观念的习惯
3. 品质管理的各个过程与品质纪律:
A. “QC、QA、QM”
B. “五段品保”——从订单到产品输出的品质管理范围
C. “三不政策”
D. “三检制”
E. “三工序”
F. “四不宣言“
4. 正确的品质观念——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品质观念?
A. 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B. 二者之间成正比关系!
5. 正确的品质观念——约束出效率!
6. 正确的品质观念——零缺陷品质管理!
第三讲 赋能品质责任,理清从订单到产品“五段品保“管控任务
1. 第一段:品质是设计出来的——企业不仅是打样更重要是量产
2. 第二段:品质是计划出来的——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资源做合适的产品
3. 第三段:品质是生产出来的——按标准生产、铁打营盘流水的兵
A. 标准化=文件化+动作化+数据化
B. 按标准生产、一次性的做对
C. 标准化导入原则和六大步骤
4. 第四段:品质是检验出来的——品质管理持续循环
5. 第五段:品质是以客户要求为依归
第四讲 规范工作方法,落实品质现场管控要求
1. 详解现场品质工具一:标准作业程序SOP
2. 详解现场品质工具二::标准检验规范SIP
3. 详解现场品质工具三::单点课程OPL
4. 详解:班组级品质管控——作业标准化
A. 质量管理标准化:班前查
B. 质量管理标准化:班中控
C. 质量管理标准化:班后清
第六讲 应用科学工作方法、掌握工具、导入机制,构建可持续化管理
1. 品质管理系统化内涵:
A. 品质系统管理失控点分析——缺乏系统
B. 系统=目标 + 思维 + 方法 + 工具 + 机制
2. 品质管理系统化导入:六大方法
3. 品质管理系统化导入:五大工具
4. 品质管理与卓越绩效模式应用的“九大机制”
5. 从PDCA、OEC到六日工作法
A. 互动:持续改善——PDCA & SDCA
B. 互动:OEC日清法——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C. 从PDCA、OEC衍生工作工具:六日工作法
A. 【六日工作法现场模拟 & 学员互动 & 老师点评】
第七讲 课程总结
1. 革除影响团队执行力的四大陋习
2. 课程知识的落地——企业干部咨询教练式领导力构建
3. 课程内容总结(培训课纲顺序和内容可根据需要进行微调)